驚蟄—又名“啟蟄”,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。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。時至驚蟄,陽氣上升、氣溫回暖、春雷乍動、雨水增多,萬物生機盎然。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,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,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自然節令的反映。
驚蟄農諺
驚蟄刮北風,從頭另過冬:如果驚蟄這天刮起了北風,可能后續的天氣會比正常年份的春天溫度要低。
未過驚蟄先打雷,四十九天云不開:如果在驚蟄節氣之前就出現雷聲的話,那么驚蟄之后降雨頻率也會增多,有利于莊稼生長和春耕春播。
驚蟄吹南風,秧苗遲下種:如果在驚蟄節氣期間經常刮南風的話,說明溫度還很低,還按往年的時候下種就會造成“粉籽”“爛種”的情況。因此,要推遲幾天,溫度升高再下種。
春雷初響,驚醒冬眠的大地
萬物蟄伏,澎湃無限的生機
隨著驚蟄的到來
春意也漸漸濃了起來